“如何让他们对检察官的决定
从内心能够接受需要有一个方式”
江苏省泰兴市宣堡镇银杏村,有“银杏第一村”的美誉,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种植。正因如此,村民之间因银杏树产生一些纠纷,在这里并不稀奇。
(相关资料图)
因银杏树而起的官司
2020年8月,78岁的银杏村村民沈兴华(化名)把81岁的邻居沈建栋(化名)告到了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理由是沈建栋家的一棵银杏树破坏了自己家的厨房墙面,同时,树上掉落的树叶和白果又堵住了厨房顶层平台的排水孔,导致积水渗漏。
泰兴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沈兴华所说的“树根危及墙脚”“枝叶危及屋面”与实际情况不符。掉落的树叶可能影响原告的屋顶排水,但并未威胁到房屋结构安全。原告应当在客观基础上予以包容,被告也应当加强对树木的日常动态管理,共同建立团结友爱的邻里关系。因此,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沈兴华的诉讼请求。
沈兴华对一审结果很是不满,但犹豫之际错过了上诉期,于是他向上一级法院——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21年9月26日,法院裁定驳回了再审请求。沈兴华对该结果依然不服,遂向泰兴市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沈兴华所走的程序合乎法律。
2022年4月,泰兴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吴建党和同事来到银杏村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段邻里之间长达30余年的纠纷浮出水面……
30余年签订3份协议,矛盾未能根除
30多年前,沈兴华和沈建栋两家的界址上种满了杂树,以至于分不清树木归属谁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经村委会调解,沈建栋和沈兴华签署了一份协议,约定把两家界址前后的杂树全部清除。
沈兴华认为,现在这棵影响了自己家厨房的银杏树,正是当年清理工作的“漏网之鱼”。沈建栋则解释道,这棵银杏树距离界址两米远,并不属于清理范畴。这棵树当年到底在不在清理之列已很难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两家之间矛盾的种子自那时起就已种下。
到了2006年,沈兴华家想翻建楼房,沈建栋家另一棵银杏树的部分树枝正好挡在二层。沈兴华没打招呼就把树枝锯掉了,这让沈建栋很生气,两家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村支书再次出面调解,双方签订第二份协议,沈建栋同意沈兴华将妨碍建房的树枝砍掉,沈兴华则把自家的一棵银杏树补偿给沈建栋。
没过多久,沈兴华在建厨房时又与沈建栋产生争执。原来,沈兴华建的厨房挨着两家界址,他想把房檐留宽一些,沈建栋对此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村委会出面,双方再次签订协议,约定沈兴华家的厨房屋檐可以向沈建栋家的方向超出10厘米,而沈建栋有权到对方厨房屋顶上收取自家银杏掉落的白果。
就这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两家人因为银杏树几次三番地闹矛盾,虽然先后签署了3份协议,矛盾没有进一步激化,但心里的疙瘩始终没能完全解开。
检察听证终化心结
经过详细调查,检察官们认为他们所了解的事实与法院的结论并无出入,沈建栋家的银杏树的确没有对沈兴华家的厨房产生严重影响。依照程序,检察院此时只需出具一份裁定书,驳回沈兴华的申请即可。但检察官觉得这未必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冰冷的裁定书化解不了双方的积怨,解开他们的心结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做法。
最终,检察院决定以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处理问题。听证会现场,当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以及人民监督员们认真讨论、各抒己见,使两位老人切实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对听证会的结果也心服口服。最后,沈兴华撤回了申请,沈建栋也表示今后会积极回应沈兴华的合理要求,友好地处理邻里关系。
普法时间
pufashijian
Q1:
在这起案件中,检察院是以检察听证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什么是检察听证?
A1:
检察听证是指人民检察院在进行检察监督的工作中,根据案件情况,就法律适用、事实认定、纠纷解决等问题具体地召开听证会,由当事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听取听证员和当事人的意见,最终由检察机关按照公平、公正、合法的方式,对案件处理决定是否合法作出检察监督的决定。
Q2:
什么样的案件适用于检察听证?
A2:
有这样一些案件是适用于检察听证的,例如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拟决定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案件、民事诉讼监督案件、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公益诉讼案件等。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利用检察听证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化解了许多矛盾,是一项值得肯定的司法改革措施。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一棵树的官司》记者 | 沈华钢郭震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