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端砚鉴别(端砚老坑石的特征)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坑口如同出身
端砚砚料的产地相对集中,皆产于今广东省肇庆市范围内。产地虽然集中,但坑口众多,花色纹理丰富,所以端砚的品质差别也非常大,鉴赏就非易事。
那何为端砚砚料之精华呢?一般都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首先,砚料是否有优越的发墨性;其次,砚料的质地纹理是否美观;再次,砚料的稀有程度如何。从鉴别步骤来说,可依次为看坑口、看质地、看石品。其中,坑口是砚料价值的基础,质地是价值的保障,石品则是拉开价值档次的依据。
坑口即端砚材料出生地的不同石脉。同一石脉的石质一般有一定共性,石质的水准也比较统一。坑口如同端砚的出身,分不清坑口,欣赏或收藏端砚就如雾里看花。
端砚坑口众多,主要分布在斧柯山、羚羊山、北岭山三大区域,而主要名坑又大多集中在斧柯山的紫云谷,其中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并称端砚三大名坑,为端砚中的贵族。
老坑开采历史悠久,精华者质如美玉,为端砚诸坑口之王。坑仔岩距老坑不远,与老坑石质有相近之处。麻子坑与二者有一定距离,开采于清乾隆年间,精华者质如寒冰,可为端砚诸坑口之后。
在评判一方砚石的优劣时,既要搞清坑口,又不能一味迷信坑口。因为就算是同一个坑口的砚石,其品质也有很大不同。就拿三大名坑来说,好的坑仔岩远胜于差的老坑,而好的麻子坑甚至不逊上品老坑。所以断定坑口虽是鉴定端砚的基础,但能准确地评定端砚材料质地则是鉴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