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再是孤单下跌的阵营,悲观情绪从上周起烧到债市,先是利率债大跌,再到本周一东财转债大跌13.46%,恐慌情绪波及过去火热的可转债市场。
“春节前,是正股的跌幅大于转债,转债一直靠转股溢价率的提升来‘吸收伤害’。春节后,转债也扛不住了,除了股性的部分不给力,债性部分也开始受挫,加之近期‘固收+’策略产品赎回量可能增加,转债市场出现‘挤泡沫’。”某头部高收益债私募可转债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转债市场是“僧多粥少”,自然债券估值会偏高,但转债又最怕正股、转股溢价率双杀,暂时的回调也合理,这并不代表转债已陷入熊市,且转债的正股标的在宽信用逐步落地背景下,下跌空间亦有限。
可以确定的是,今年转债的波动率将加剧。国海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杨倞对记者表示,随着未来宽信用进一步落地,2022年转债市场的景气度、性价比可能会开始落后于正股,但整体转熊的概率不高。“值得注意的是,转债很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业绩和估值同时上涨)或双杀(业绩和估值双双下降)的局面,波动性远远高于权益市场,因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参与难度要远高于股票。”
虎年转债遭遇“挤泡沫”
理论上,转债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因此其债性锁定了转债的下方风险,转债的价格通常不会跌破其纯债价值,而股性可让其在基础股票的价格上升时同步上涨,获取较高的转股收益。
过去两三年,一度被视为小众品种的转债不知不觉走出了大牛市。2021年,中证转债指数上涨超18%,跑赢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主要股指。转债近两年已取代部分定增的职能,转债基金数量、总规模都大幅攀升,流动性也大幅改善。
转债的人气和高估值是由市场供需格局决定的。杨倞表示,“资管新规对整个资管体系影响巨大,叠加信用周期下行,这使得目前至少10万亿元规模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存在策略转型的必要性。去通道、去嵌套导致以前布局非标资产的信托等机构开始布局标准资产转债,为增厚收益的准债基金亦开始加码转债。但转债此前始终较为小众,目前市场规模在7000亿元左右,因此面临僧多粥少、供需极其失衡的状况,这导致过去两年二级市场转债估值较高。”
但是,在特定时期也会出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窘境。合晟资产转债基金经理徐华对记者称:“1万亿元二级债基都涌入这个7000亿元的转债市场,当然对场内的持有人来说是水涨船高的好事,但有来也会有走,例如‘固收+’产品在某些时候会面临赎回压力(不论是‘+权益’还是‘+转债’),很大一部分都会有波动。如果投资者教育没做好,当初买‘固收+’的是一部分风险偏好低、对波动很敏感的客户,就会出现问题。”
2月14日,指数层面跌得最惨的不是上证指数,也不是创业板指数,而是中证转债指数,当日大跌超3%,对指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东财转3”,当日跌幅高达13.46%,转债价格一下从135.65元跌到117.4元,“这也让部分投资者接受了权益偏弱、转债定位过高的现实,这算是一次快速结账。但如果下跌持续,被动降仓的压力自然会出现,届时‘赎回—下跌—赎回’的负反馈螺旋可能出现。”某信托资管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兴业证券表示,14日的转债修正溢价率压缩了4个百分点,回到了去年12月底的水平,但依然明显高于历史上多数时间,位置上并不具备配置优势。从单日调整幅度来看,估值压缩的幅度已达到2016年以来第二位,风险有一定的释放。快速调整显然是资金撤退所致,市场最容易想到的是大户赎回。
2021年以来,转债市场表现非常亮眼,受益于“固收+”产品的大量发行,一些资管产品无法直接投资股票,将转债作为替代股票的工具,导致转债市场溢价率持续上行。由于部分上市公司放弃赎回转债,也导致高价转债显著增多。在股市平稳、“固收+”扩容的时期,转债的高溢价率并不是问题,但是一旦股市持续走弱、流向“固收+”资金减少,转债的高溢价率如何消化就成为难题,“转债抱团”将面临挑战。
波动加剧但熊市未至
2月15日,转债市场延续跌势,盘中中证转债指数一度下跌2.25%,两天跌幅超过5%,迈向2016年以来最大的双日跌幅。当日最终收盘跌幅收窄至1.52%,“东财转3”有止跌之势,当日跌幅为0.38%。
“无论从微观调研,还是转债的情况来看,目前无差别的赎回应该有限。”兴业证券认为,超预期社融后,股债双杀的表现是本次转债大幅杀估值的直接因素,目前虽然债市短期调整较快,但在宽货币+经济尚未明显改善的组合下,债市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继续调整的空间有限,固收资产荒的逻辑不破的话,转债估值持续压缩的空间也可控。
徐华也对记者提及,由于早前转债估值过高使得市场自身相对脆弱,这是快速杀估值的核心因素,挤泡沫后有助于机构在更好的位置入场,熊市言之过早。
“特别是最近几年转债的质地在不断改善,新上市的转债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普遍在增强,而且转债风险收益特征也持续好于正股。虽然短期的波动风险确实难以避免,但转债有个很天然的止盈机制,即价格高的转债会被逐渐强赎,自然退出市场。”徐华称。
更有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虽然体量较大的‘东财转3’暴跌引发市场重挫,但目前转债市场还没有跌破面值100的债,所以还不用担心熊市来袭或新债破发。”
事实上,随着违约事件成为常态,尤其是永煤集团“逃废债”问题出现后,相比其他债券,转债的“利益一致性”优势就更被业内看重,记者采访的不少纯债基金经理近年来都开始关注转债的机会。
徐华此前分析称,以信用债为例,投资人的诉求是市场特别好的时候,希望拿高息;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希望赶快收回本金。债券投资人和企业实控人的诉求是矛盾的。企业实控人希望企业发展得越好、市场越好的时候,融资成本越低。所以有时会看到,很多可续期的债或是一些永续债初期票面利率较高。而在市场融资成本降低时,投资人希望继续持有债券,但发行人会选择赎回债券。这时想要享受高息的收益是不可能的。“相反,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实控人想到的自然是要保持企业运营资本的稳定,除了权益资本因素之外,债务资本也是很重要的项目。所以此时,能不还钱就不还钱。”
转债投资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更容易高度一致。徐华称,很多转债投资人希望面值100元发行的转债可以尽快涨到130元以上来转股退出,赚取30%收益。过去退市的转债平均存续期不到2.5年,因而年化15%的收益实则确定性较高。实控人的转股意愿也同样强烈,毕竟这样就不需要偿付本息。此外,在转股意愿的促进下,公司往往会去做转股价的下修动作,因而原先转股平价的线变得更加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