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兰考大刀面(兰考齐氏大刀面哪家好吃)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兰考大刀面(兰考齐氏大刀面哪家好吃)的相关内容。
(相关资料图)
兰考大刀面(兰考齐氏大刀面哪家好吃)
会耍大刀的不一定是关公
也可能是兰考厨子
在吃货的江湖里,有一种特产叫“兰考大刀面”。这种吃食的做法听来十分玄乎:得用一把最重达到20斤,最轻也有4斤的大刀切出来。
手起刀落之际,伴随着刀头铁环叮当作响之声,轻轻笼起一撒,千丝万缕的细面就成了万条垂下的丝绦一样,一根面条一碗面,最长的面条可以达到十米,这样的绝技令人惊叹。
更绝妙的是,大铡刀切出的细面甚至细如银丝,每根面条的粗细都像尺子标出来一样精准,甚至可以穿针两三根!
可是,如此细的面条堆起来,就算重重拳头砸下,拳拳实锤,千万丝面条也不会有任何的粘连,提起依旧柔韧,顺滑,弹得像橡皮一样。
这一根面条下锅煮熟,捞到碗中满满一碗,如同玩杂耍般令人惊奇。
据说,蒙眼切面,是大刀面的最高境界。
大刀面最正宗的一家齐氏大刀面,传承人蒙住双眼,手下切面分毫不差,一秒钟切三刀,十二米长,一根面条从上到下一般般粗。
刀法不能偏,不能移,往左偏0.1毫米,就切到手上了。蒙眼做出来的面条与双眼瞧着一般四齐。
这样精准的技巧,没有个二十年的手下切面功夫,是练不出来的........
早就听闻大刀面的神奇,有一天在群里说起来的时候,一个兰考的朋友就说,大刀面他经常吃啊。
嗯?有戏。留着口水问他好不好吃?你们那做大刀面的师傅厉害不厉害?是不是能耍大刀?
“没那么传奇,我就吃过凉的。”
咦?我心里的小火花噼里啪啦灭了不少,这是什么反转情节?“到底怎么说?”
于是这位旁友就跟我讲,大刀面在外面几乎没有,只有兰考本地才有,兰考也只有饭店里有。自己家是不会做这种面条的。
历史是肯定有的,但是说到宋朝啥的就有点玄乎了。
说齐氏大刀面正宗也难说,因为兰考本地也有很多做大刀面的嘛。而且本地人肯定也不会天天吃,就是小吃。
“说来说去,那到底好不好吃啊。”
“好吃,面条细得很,有点像面皮的感jio。”
“哦~~~”
艰苦朴素的焦裕禄书记
竟然为兰考大刀面打过call?
旁友讲,他只吃过夏天版的大刀面,夏天用煎蛋皮、姜末、蒜汁、葱花、香油凉拌的,最好用冰一点儿的水做,吃起来清爽,看上去很细,甚至可以引线,但很劲道。清香爽口、味道很是鲜美。
一般的大刀面吃法是黄豆芽和玉米吊汤,芝麻酱和秘制调料,冬天吃的时候用鸡丝、瘦肉丝或鸡蛋为卤热吃,醇香可口、味浓宜人。
说到底大刀面是手擀面条,细的像丝却柔韧无比的秘诀就在于和面的技巧。它在和面的时候加入鸡蛋清,放水极少,因此面条甚至可以点燃燃烧。
因为面团极富弹性,擀面的时候很难擀开,面醒72小时候后,用两个擀面杖套着擀,一个擀一个追,大擀面杖足足有一人那么高。
这样擀出来的面皮儿犹如白绫,薄至透明显影,甚至可以隔着看清楚字迹。切面下锅,只要十几秒钟就熟了。
这样的面条听起来就很好吃有没有!据说还曾经吸引了很多铁杆粉丝。
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诞生地,历届领导人都曾来多次视察,总书记在14年来兰考视察时候,就吃了一碗大刀面,还夸大刀面“好吃”。
据说焦裕禄在兰考的时候也觉着大刀面好吃,据说焦裕禄还拯救了濒临断代的大刀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考县小宋乡,人们见面打招呼都说:“你喝汤了吗?”这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地区,当时因严重灾害饿死很多人,人们能喝上汤就觉得不错了。
而大刀面以高筋面粉、鸡蛋清为原料,可以说很奢侈了,于是没有人再做了。做大刀面的大刀,被人扔进了炼钢炉,大炼钢铁了。
齐德山悄悄把一把大刀挂在门后,算是留下了唯一一把切面大刀。
1962年春天,刚上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发誓要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让群众吃饱饭。
广大群众们对这个干部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为表达感激之情,他们决定给焦裕禄制作一碗大刀面尝尝。
你家拿出一个鸡蛋,我家拿出一点面粉,全村人翻遍家底,才凑起了几碗做大刀面的原料。
齐德山歇业近10年后,终于再次将挂在门后的大刀拿出。他一看,大刀上早生出厚厚的一层铁锈。他在磨刀石上磨了半天,刀刃有了亮光。
经过一天的准备,第二天,一碗热腾腾的大刀面端到焦裕禄面前。
那样贫乏的年代,焦裕禄在南彰供销社职工食堂一碗热腾腾的白面条吃下去,他感动得握着齐德山的手说:“大刀面技术珍贵,面条好吃,一定要传承下去。”
后来,真像他说的那样,大刀面传承下来了。
上手术台前
要吃一碗大刀面压压惊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让个体经营快速发展,已解决温饱问题的齐德山,在兰考县焦裕禄陵园南头,开了一个面积10平方米的小面馆,经营齐氏大刀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调到开封工作后,每次到陵园祭奠父亲,都会来到齐氏大刀面馆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大刀面。
清香松软、光滑爽口的感觉,让他念念不忘。
2009年被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就有大刀面在册。
每天去开封小宋城的齐氏大刀面吃面的吃客们,都是大刀面的粉丝儿。上至八十岁老叟,下至三岁孩童,无一不喜欢吃这手工面条。
齐家大刀面传了几代,一开始在兰考做大刀面,后来在开封做大刀面。有人跑过来对第四代传人齐同库说,“我爷爷吃过你的面条,我以前在德月楼吃过你的面条。”
“噫,那兰考老乡啊!”
“那,从小都爱吃!”
有个八十多的顾客,吃过齐同库爷爷的面条,吃过他父亲的面条,吃过他的面条之后,第二天躺上了手术台,不知有没有下来。
他的儿子后来跟齐同库说,如果我不给父亲买这碗大刀面,对他有遗憾。
传承的力量就是那么神奇。
虽然大刀面的历史到宋代有点够呛,但是到清代还是有的。
清朝的时候齐同库的太爷爷切出60米长的一根面条做了一碗,进贡给了慈禧太后。
奇怪的是,出了兰考县只在焦作云台山下的七贤民俗村仿古小吃街上和开封小宋城两处的齐氏大刀面是正宗的。
许多外来的游客们,吃到大刀面,都赞叹技艺精绝,面条好吃,但在外却没有吃过这种面条。
扒开了大刀面有些神秘的外衣后,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兰考大刀面不能全国连锁?
这样的手擀面想擀出兰考
有点难
这又让我想到了河南烩面。
北京的旁友们说,在北京基本上很少有吃烩面的地儿。不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山西油泼面一样,全国遍地开花,想吃哪个,方便快捷。
去年沙县小吃还开到日本去了嘛。为此,还有人特意跑到沙县,去吃正宗的沙县小吃。
那河南烩面和大刀面为什么不能全国连锁呢?甚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哦,烩面倒是走出中国了,据说非洲大兄dei吃烩面,这是因为在那的河南兄弟开的烩面馆子,他们才开始吃烩面。
不过大刀面还没走出河南,甚至还没走出开封,因为前阵子,我在郑州搜索大刀面,找到一家,跑过去,人家已经不干了。
前面也说了,大刀面这种技术,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的,而且手工擀面条这种很累的活,并不是每个学徒都能坚持下去的。
别说外人不愿意干,齐同库的亲属中有13个男孩,只有4个人干大刀面生意。“干什么不能挣钱?干这个太辛苦了!”
大刀面想做出好吃的味道,也跟兰州拉面不一样,兰考大刀面是秘制的调料,面条也是手工的,这样,就让标准变得很高,而且很难统一。快捷方便远远比不上沙县和兰州拉面。
经常去沙县小吃与兰州拉面的朋友就会发现,无论开在哪个区的店,他们在菜品标准,价格标准,口味标准,环境标准,店面标准,店名标准统一度还是很高的。
虽达不到西方连锁快餐的地步。但也已经足以让顾客通过店名就能对一家没去过的店的出品,口味,环境,消费做出大概的估计。也能形成一种品牌效应,不要小看这点。有了标准,有了品牌。就很容易推广。
还有一点比较复杂,就是河南人本身的亲缘关系。这点从烩面馆里能明显的看出来。
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顾客群是面向全国人民。但很多烩面馆老板的眼里烩面馆的顾客还是河南老乡。
假设一个外地人,自己单独去吃烩面的时候,其他桌是河南口音的好几个人,店老板看到这种情况会有意无意的显示出老乡的亲近,这就会让外地人觉得很怪异,感觉自己一个人是个异类。
当然,如果大刀面只在省内发展,那就多找人手,多多传播,在当下,传统不应该固步自封,起码大家看到最后,还要跑一趟开封吃能吃上一碗大刀面,对吃货来说可真是太纠结了叭。
关键词: 兰考大刀面 兰考齐氏大刀面哪家好吃